我愛《我愛巴黎》(先旨聲明: 唔係人人受得, 我介紹好朋友睇, 佢帶同一群同事一齊去睇 -- 據悉, 事後我被x 到上天花板。呢件事, 我記一世。)
這是我在《我愛巴黎》中最喜歡的一段, 言簡意賅的經典。
喜歡得不得了, 乘車時常常會無啦啦想起裡面的片段、想起女主角, 又覺得可以拍港版 -- 由天水圍屋村去司徒拔道53號返工囉! -- 是司徒拔道53號, 因為我剛去完 frank gehry 展覽@artistree, 他的 53 stubbs road project, 強 (樓高12層, 每層是一個單位, 面積 6千至7千呎, 那個大地在我腳下的景色, 美得心折。by the way, 有無人識得53 stubbs 的未來住客? 麻煩用一個20吋行李喼把我裝起, 把我一併搬過去, 可以嗎?)。
我的寫作班老師, 是陳慧, 她是我最喜愛的香港小說家。她說著的時候, 我突然覺得自己升左格, 突然去到陳慧的層次 -- 那怕只是一段短片的長度, 4分50秒, 就足夠。
觀察位: (1) 首尾呼應的兩扇窗 (2) 女主角每轉一次車, 有色人種/ 少數族裔便愈少, 乘客也愈來愈悠閒 (3) 兩個媽媽, 同樣是放低自己的孩子去返工, 完成母親的其中一個職責, 搵奶粉錢。
找不到英文字幕版, 簡單來說, 女主角去到女主人家, 畫外音的女主人叫佢lunch time打給佢匯報, 然後說今晚要夜歸, 問女主角有沒有問題, 女主角猶豫了片刻, 說沒問題。
6 comments:
在戲院看這戲時靖愷還在我的肚內。現在再看這後很有代入感呢。要早班的日子, 我也是天未光就要出門, 出門的時候, 如果孩子醒了, 都會。
孩子上的育嬰院裡有一個老師上年誕下女兒, 有時候我們想, 她離開自己的女兒上班帶其他人的孩子, 一定很不好受。
漏了字...
我是說, 孩子都會嚎啕大哭, 尤其靖愷。
我說不上是粉絲﹐但也絕不會割凳。。。
這個也是我對這戲最深刻印象的一段﹐可能因為那個時候我已經有了孩子。
J小姐看到這裡應該會舉手抗議:但我沒孩子也喜歡喎﹐證明唔關事囉! OKOK﹐ 點話點好 ﹕)
amy: re what v said, 我沒有體會, 只能想像你們的辛勞和你們和孩子的不捨, 媽媽辛苦了
v: 我仲要唔駛趕返工添, 嘿
我一直看不到nanny和佢老板的共通點 (兩個都是為了賺奶粉錢的媽媽), 老師打通了我的盲點少少...
又, 我發現我已把《我愛巴黎》和《我愛紐約》中喜愛的部分, 二合為一成了一齣戲! 我剛才在想, 呀, 個女仔(行為藝術家)扮輪椅上的少女要個男仔陪佢去舞會果part, 都好睇呀 -- 再想了想, 咦果part 係《我愛紐約》個喎, 哈
嘩, 我提果part 原來是brett ratner (rush hour系列的導演..., ok, 我除低副有色眼鏡佢喇...) 導演的!
oh, i always thought the rich tai tai is just going out for shopping or something tim!!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