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September 2009

The importance of writing journals.

(Facebook status)

Judy Ng re-read her journal entries written since her late grandmother was admitted into a nursing home (Jan 2007), and was amazed by all these little evidences of God's presence along the way (many were forgotten, saved by her journal entries!). There ...have been many tears, for sure, but God carried her through them. He IS carrying her through, as she types these words.

隱形膠布及點點滴滴

人的一生, 一直走著走著
心房上累積了很多道傷口:

親人離世
原生家庭給你的痛苦
政局動蕩令家散人亡
舊情人的情傷
有些壞人
更會在傷口上灑一把鹽…

原來我們都是很好的演員
在心房上貼一片隱形膠布
翻過新的一頁
又再活下去
又是一條好漢
- 真是這樣的嗎?

你的心房上
貼了多少片隱形膠布?
貼得太多貼得太久
也許連自己也忘記了
它們給貼在那兒

找個寧靜的角落
好好檢視一下
那些膠布和傷口吧

也許痛還在哦
那就給自己舔傷一下

唯有這樣
才能
再走下去
再走下去

-----------------
好幾個朋友在安慰我的時候
勾起自己親人或好朋友過世的回憶
跟我分享
有些朋友仍然眼角有淚

我感覺到
我們其實在集體治療

神創造的人
不是孤島一樣的個體
而是群體性的存有

這一個事實
永遠都令我非常感動

-----------------
有教會的牧者在安慰我的時候
跟我一起掉眼淚
真實的體現到
甚麼叫「與哀哭的人同哀哭」

由於我「哭點」超低
經常發生與哀哭的人同哀哭的事
原來
站在receiver end那邊
做那個別人跟你同哀哭的「哀哭的人」
感覺是這樣的哦

------------------
最近想起
有一次看黎耀祥的訪問
說起媽媽離世的事
他說那時候才發現
至親離世的時候
其實並不會像melodrama裡那樣
呼天搶地

同意哦, 那是一種
既濃又淡的感覺
不斷在蔓延



25 September 2009

微小的悸動。



1:21秒害羞男送給害羞女的禮物, 很令人感動,
也令我幾天以來, 第一次開懷笑了幾下。enjoy.

(copied from Youtube below)
Dir. Si & AD / UK / 2008

Shy girl meets shy boy in the office, and they find a new way of expressing their affection in this endearing film.

Music: Masaki Kurihara, Kuricorder Orchestra
Editing: Sam Rice Edwards
Cast: Charity Wakefield, Lee Ingleby
DoP: Carl Neilsson
Producers: Elizabeth Gower, Lucy Gossage

Appears courtesy of Academy Films: http://academyfilms.com/flash/#/

24 September 2009

鄰床老婆婆的眼淚。

假如我沒有觀察入微、心細如塵的特性;假如我是個甚麼也大刺刺的那種人;假如我是個senseless prick (pardon my language),在這種生離死別的時候,大概會好過一點吧。有人曾形容,我是那種「就連一粒塵也可以想到很多,又能描繪到天花龍鳳」的人,唉,在這種時候,簡直是雪上加霜。

外婆過世的晚上,在醫院那個ward裡,在那堵拉得緊密的布簾周圍,有很多小事,令我特難過:

…拉開簾子,我看到鄰床的老婆婆在抹眼淚,鄰床的老婆婆輕微中風但精神ok,我外婆未搬位前她躺在鄰床,外婆搬位後不久,她又給搬了過來,因此認得她;她常常眼仔碌碌周圍望,昨晚曾一度誤以為我是她的親人之一,跟我說話,給她的女兒笑著糾正:「佢唔係亞詩呀,係隔離床婆婆個孫女呀,見過架啦」,我也就跟她打了個招呼,說了幾句話。

三小時前說著笑著,
三小時後,鄰床老婆婆跟我一起目送我婆婆的離去,
而她,也哭了。

噢,其實真正目送我外婆的,是她才對,因為我們到達醫院前,外婆已沒了心跳…

21 September 2009

2009, 2009.

2009年9月20日,最後探望婆婆的家人,是我。過去幾天我都想找個機會,把對婆婆的愛和感謝宣之於口,9月20日晚上,我終於說了,告訴她:「婆婆,潔儀(我)、亞居(她對我媽的暱稱,原因不詳,我媽明明叫「燕容」)、灼垣(我爸)、雄仔(我大哥),我們每一個人都很愛你,很愛你」,我又跟她協定,明天再來探望她,著她好好休息。

當時我並不知道,原來,她已經沒有明天了。

婆婆昨晚過世了, 2009 2009 從此於我有了特別的意義。

19 September 2009

轉一篇好文章:《一個人的葬禮》(link updated)

最近生活總有幾分唏噓, 然而, 看到這樣的文章, 仍為這個世界(原來!!仍然有!!)的好人好事喝采。

關心老年人的人, 本來已少;
關心獨居老人的人, 更少;
關心獨居老人後事的人, 咦, 這裡有一個。

原文據說是壹周刊的訪問。

又, 最近想, 正能量和負能量並行, 才是真實的人生吧? 前幾天在醫院對面等小巴回家, 有一個家傭陪著她兩歲左右的小主人在學行, 小朋友邊行邊八八卦卦四處望, 步履不穩像個小冬瓜一樣, 望到我這個姨姨望著他, 對我一笑。他面前的人生, 多麼長, 多麼長; 而生命的設計/定律是, 既有生, 就必有死。 誠如龍應台在《目送》所言, 縱有千般不捨, 縱會流淚, 長輩總是會比我們早走一步的, 目送他遠去吧, 不必追, 不必追。

18 September 2009

"the dark side of the human soul".

http://www.guardian.co.uk/world/2009/sep/17/annie-le-raymond-clark-charged

Annie Le's murder case at Yale feels like something that came directly from an episode of CSI...

Yale's president said, "it says more about the dark side of the human soul than it does about anything else". So true.

突然明白了很多。

回火: 絕對沒有覺得你玩野, 謝謝你的延伸問題, 再談。

在google搜尋「插胃喉」, 會找到很多關於老人家插胃喉的苦故事, 第一個result是一篇由區樂民醫生寫的專欄


值得令人深思關於人的尊嚴、quality of life等問題。 昨天, 醫生決定要替我外婆插胃喉, 「插胃喉」是我暗自在外婆的生命路程上記下的一個重要指標: 到了要插胃喉的時候, 那便宣告她的quality of life 徹底失去。今天去探望她, 她躺在病床上, 插著氧氣喉和胃喉, 好像一只無助的小動物, 不斷在嗚咽, 那一個畫面在我腦海中定格, 我的眼淚和鼻涕把口罩弄濕, 而我, 突然明白了很多事情:

為甚麼有些人會(也許, 在腦海閃過)把親人的氧氣喉拔掉, 寧願親人有尊嚴地死去, 也不願他受苦和苟活;

為甚麼彬仔曾經寫過一本叫《我要安樂死》的書;

為甚麼《潛水鐘與蝴蝶》的作者, 會用潛水鐘 (diving bell) 來形容那種病人被困的情況;

為甚麼龍應台在《大江大海》裡會處理micro/personal history 而不是宏觀的兩黨兩岸歷史, 個人的his-(s)tory, 某程度上比history更重要;

為甚麼神創造人是群體性的存有, 有朋友面對過類似的情況, 她的一句「我明白」、或者甚麼都不說, 只是聽, 勝過千言萬語;

為甚麼沒有信仰/其他信仰的人, 常會以「假如有神, 為甚麼這個世界會有苦難」來挑戰基督徒 - 別拿來問我, 我也沒有答案, 即使 somehow 我說我有答案, 我想在這個時候, 那個答案也不能止住我的淚眼; 我信有神, 因此在我面對苦難的時候, 我仍站立得住; 假如我是一個沒有信仰的人, 我想, 在造樣的時刻, 我會更加難受, 因為我連問「為甚麼這個世界會有苦難」的對象也沒有, 而且, 我的眼淚和鼻涕, 也沒有一個可堪信靠的 higher being 看到和明白;

為甚麼我一位世外高人feel的老師, 會這樣寫: 「苦難的出路是用生命的搏鬥換來的, 不是靠頭腦上的聖經知識, 更不是倚賴別人的心得, 而是自己親身去領會」;

最後, 我特別想對不知何年何月何日, 在google 搜尋「插胃喉」而找到這個網誌的朋友說:

你的感受, 我明白, 願你在這個難受的時刻, 仍有一絲平安在心頭。

2009年9月18日
凌晨12時

15 September 2009

雖貧亦樂。

ICC 的工業意外,
死了六個爸爸, 影響六個家庭,
記者筆下的六個肇事家庭,
是雖貧亦樂多於貧賤夫妻百事哀。

我正在教會帶一個讀書小組, 書中屢屢提到,
作為基督徒的我們也給世界的物質主義潛移默化,
永遠覺得自己有無窮的需要, 等待著去滿足。

甚麼是真正的富足? 真正的快樂?
我們真正需要的其實是多少??

你能答得上來嗎?

10 September 2009

濫交的手指.

我有好幾支手指, 最喜歡的那支, 不知在哪兒惹來木馬程式…
手指的天性「濫交」, 到處留情,
well, 不濫交的手指, 也真的沒甚意思喇…
如何給它(是給它電腦盲的主人我)多點「保護」呢?? 煩煩煩…

咦, 說來, 手指蠻像男人哦, 嘿嘿嘿。

08 September 2009

lovely boquet from a lovely lady.

 


上月中 a 小姐送的小花束
學名是鳳尾, 好清雅,
size 又適合 150cm 的我


這束花
惹來

(1) cafe裡偶遇的姊妹的羨慕目光

(2) (在同一場合偶遇半打以前serve過的少年人, 噢, 他們也到了拍拖送花收花的年紀了, 呵呵)

少年人起哄 興奮地問我"who's the lucky guy?"...
有個witty 小男生隨即接下一句 "who says he's lucky?"
(早料到他有此一著, 因此無嬲, 只覺得: 人真係三歲定八十, 完全估到佢會咁講)

(3) 女友人x2 欣賞送花者的好眼光 (讚你呀,a 小姐)

(4) 餐廳女侍應停哂手腳欣賞了良久


假如這是電影
大概可以加一場flashback
拍 a 小姐買花的情形...

相信那時候
她準沒想過
一束花
會引來這些連鎖反應吧

是為始料未及也
Posted by Picasa

07 September 2009

豆沙的味道 red bean paste.

疏懶了寫blog, 原因有很多, 其中一個是外婆又住醫院, 上星期某天,醫生打電話給我們 (少有的事, 一定不是好事)叫我們「要有心理準備, 病人可能出不了院」,把我嚇呆了…結果, 性子剛烈的外婆, 又挺過來了。不過, 事實的確是, 她的身子日益衰敗, 終有一天, 是會跟我們永別的。

過去一星期多數是我獨個兒去探望她 (跟媽媽安排作「分散投資」, 分兩組隔天探望她, 算是多點人氣), 跟婆婆說說話, 抹抹臉, 餵餵水甚麼的, 方才發覺我跟婆婆很少獨處的時間, 原來相對又未必無言;然而每次探望完畢, 在路上走著走著, 也總會眼濕濕。

剛才忽然嘴頭一甜, 想了想哪是甚麼味道呢? 哦,是豆沙的味道 - 外婆是烹飪高手, 她親手做的豆沙, 天下無敵, 我小時候, 她會做一磚磚的豆沙, 用錫紙包著拿來我家, 著媽媽放好在雪櫃裡, 適時拿來弄湯圓或其他點心的甜餡。

我, 好像有偷吃過。

沒來由的想起豆沙來, 也令我想起我小時候,拖著我小手一起快步走的外婆。
那個健健康康、用自己兩條腿走路(現在坐輪椅也衰弱得坐不直身子)的外婆。